總網頁瀏覽量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癌症信號早知道永遠不會患癌症

 


稿源   http://www.bxqw.com/news/2010/0718/2/8618.shtml


 



研究表明:
①癌症不能在弱鹼性的人體中形成;
②癌症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③如果你有癌症,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④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⑤如果你的身體變弱鹼性,癌症不能擴展;
⑥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鹼性,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症都有轉變和被
    治好;
⑦不管你的情況多麼糟糕,哪怕只能活6個月,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鹼性,你的癌症
     就不會擴展,就會好;
⑧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體是弱鹼性的,你不會得,如
  果你已經有了,它將會轉變;
⑨癌症都是酸性體液中生存的,沒別的。如果你的身體是酸的,你就會得癌症。如果是弱鹼的,你
    就不會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調整你身體的PH值到弱鹼性,癌症就會離你而去。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是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
A)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
    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B)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C)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D)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E)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F)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酸性體質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蛋黃、乳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中酸性: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蜆)、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紅豆、蘿葡、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蘿葡乾、大豆、胡蘿葡、番茄、香蕉、橘子、香瓜、草莓、蛋白、梅
                        乾、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綠藻類


海帶可以說是鹼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帶能有效調整酸性體質

所以平時常感到勞累、疲乏、渾身酸痛的話,不妨多吃海帶。

此外,人們常說喝茶能解乏,除了茶葉中的興奮成分外,茶鹼能「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也有緩解疲乏的作用。
再有素食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堅持素食一段時間,身體自然就會變成鹼性體質。

 

◆哪些人的身體容易「發酸」:
⊙熬夜一族...

晚上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會轉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會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所以每天儘量在晚上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熬夜時不要吃肉,儘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會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宵夜一族...

凡是晚上8:00以後再進食就可稱作宵夜。吃宵夜隔天易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降低,處於休息狀態,這時讓食物留在腸子裏會變酸、發酵,易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早餐的「逃兵」...

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許多人不吃早餐,一早空著肚子,體內沒有動力,會自動使用甲狀腺、副甲狀腺、下腦垂體等腺體,如此易造成腺體亢進、體質變酸,長期下來易導致各種慢性病。
⊙「精食」一族...

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得少,又刻意選擇很精緻的食物、少吃粗糧,這類人的腸子老化得特別快,肝功能也會變差,排便是黑色的而且常會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你所吃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了。

癌症讓許多人覺得恐怖,但並非完全不能從它的魔爪下逃離。美國“網路醫學博士”網站近日刊出美國癌症協會專家總結出的“男人和女人最容易忽視的癌症症狀”,提醒大家要抓住癌症的蛛絲馬跡。因為有調查顯示,與較晚期病人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只有10%—30%相比,早期癌症病人正規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能高達70%—95%。


這些前兆中,男人和女人各自應注意的分別為兩個,都應該注意的共有13個:


男人應該注意的:
1.睾丸變化。睾丸癌多發年齡段為20至39歲。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男性每月應自我檢查睾丸情況,包括睾丸大小變化、出現明顯的腫大或縮小、陰囊內出現包塊、陰囊墜痛感等,有問題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感到陰囊墜脹,感覺裏面像是放了一個煤球,並持續一周以上,要馬上找醫生診斷。這是睾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進行血液檢測和陰囊超聲檢測。
2.小便問題。隨著年齡增加,男性小便問題日漸普遍,尿頻、尿急或尿不淨較常見。如果症狀加重,特別是小便有強烈的緊迫感,應警惕前列腺癌。通常應做直腸指檢,醫生會告訴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狀。


女人應該注意的:
1.腹脹。很多女性認為腹脹極為常見,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天津市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醫學中心主任劉俊田介紹,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徵兆。
2.不規律出血。美國腫瘤學家戴利博士表示,月經週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視。它們很可能是婦科常見癌症:子宮內膜癌的一大徵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徵兆後,被檢查出患上子宮內膜癌。而大便出血則可能是結腸癌的徵兆。


男女都應該注意的:


1.乳房硬塊。


乳腺癌不是女人的專利,男女都應該積極預防。女性如果發現乳房皮膚發紅、有腫塊,就要分外當心。“尤其是乳房出現皮疹,並且持續數周不退,必須去檢查。”腫瘤學家漢娜?林登博士說。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頭凹陷,並且常常流出液體,也是不好的信號。對於男性來說,如果乳房皮膚起皺、乳頭收縮或不對稱、乳頭大小和形狀改變、乳房紅腫、出現硬塊等,都是乳頭發炎的表現,也是乳癌的症狀。劉俊田進一步解釋,這種乳房腫塊一般不疼,但會逐漸變大。


2.疼痛。


美國癌症協會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並持續一周以上時,應儘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徵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酸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劉俊田指出,胰腺癌會表現在上腹區,如臍周或右上腹出現頑固性鈍痛或絞痛,可陣發,也可呈持續性,通常會逐漸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3.淋巴結變化。


林登博士表示,不管身體哪個部位,尤其是腋窩或頸脖出現淋巴結腫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淋巴結持續增大,超過1個月,則很可能是乳癌或腦癌的症狀。

4.發燒。


發燒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所導致,然而,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徵兆了。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症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補充,淋巴瘤在早中期會表現為持續低熱,體溫在38攝氏度左右,當合併感染時則可能高燒。必要檢查包括: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5.體重莫名降低。


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確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內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復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6.持續腹痛且伴抑鬱。


美國癌症協會官員萊昂納多?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鬱症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因為專家發現,抑鬱與胰腺癌關係極大。其他症狀還包括:黃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7.疲勞。


一般來說,感覺疲勞,是癌症已有所發展的徵兆,但對於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癌症的疲勞和普通疲勞有什麼區別呢?美國癌症協會專家表示,普通疲勞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症的疲勞不論怎麼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8.咳嗽不止。


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拉尼特?米歇裏博士表示,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續不斷,超過3至4周,就應該及時看醫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徵兆。


9.吞咽困難。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長期的吞咽困難,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徵兆,應該儘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所謂吞咽困難,劉俊田介紹,一般指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有人即使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像有菜葉、碎片或米粒樣物貼附,吞咽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




10.皮膚變化。美國費城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腫瘤學家瑪麗?戴利博士提醒,皮膚突然出現包塊或者色素沉著,並且變化明顯,都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觀察幾周後就應該立即就醫。另外,無論年老年輕,一旦皮膚突然出血或者出現異常剝落,也應該去看醫生。


11.異常出血。米歇裏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必要時應該接受結腸鏡腸癌篩查。北京同仁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陳山也提醒,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經期之外,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症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
12.口腔變化。美國癌症協會指出,吸煙者要特別注意口腔及舌頭上出現的白色斑塊,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
13.消化不良。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女性(孕期除外)長時間不明原因持續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狀。


以下療法姑作參考


此“馬鈴薯生汁療法”搜集于《健康雜誌》,《佛說療治病經》轉載介紹,被稱為“真正成為起死回生的魔杖”。


開始為日本禪宗僧侶~富澤知芳師提供,由冀公孫建永搜集整理,據介紹對治療癌症有特效,有些人喝不了可加蜂蜜或半個蘋果。重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每一個看到此偏方的好心人應大力宣傳,造福廣大民眾。


喝馬鈴薯生汁治好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可以控制癌細胞蔓延——“進入今年有好幾十名癌症患者實行這種療法,而且有很多患者逐漸康復,甚至有些人已經感到必死無疑了,但後來因此得救,紛紛來電告知他們內心的無限喜悅。”


提倡馬鈴薯生汁療法的禪宗僧侶:富澤知芳師在自家接到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癌症患者的熱烈迴響,所以再度刊出,馬鈴薯生汁療法的臨床試驗例子。


將生的馬鈴薯擦碎,每日持續喝其汁一至二杯。馬鈴薯生汁療法不僅可以治癌,也治好了很多人肝臟病、糖尿病、胃潰瘍、腎病、心臟病、高血壓、腰痛和肩膀痛等病。還有各式各樣其他疾病治癒的患者也陸續出現。如果是正被慢性病所苦的人,請務必嘗試。沒有任何副作用,可以立刻實行,長期使用。


富澤師有一本著作《健康道癌症並不可怕》,他說過以下一段話:


即使做癌症手術,但可能因為擔心會蔓延或者未全部切除乾淨,反復不斷地使用抗癌劑或做放射線療法。但是卻很少聽到因此而把癌症治癒的。而且那些治療的副作用相當大,會使人失去食欲,使身體急劇衰弱下去。


與此相對的是,馬鈴薯生汁療法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可以恢復體力,提高自然治癒力,實在是一種高營養的食品。若長期持續此療法,就具有抑制癌細胞的神奇力量。馬鈴薯生汁療法沒有任何危險,任何人都可以立刻實行,而且在極短時間內就可以實際感受到效果。患部有痛感的人,只要喝過一至二周,痛感就會逐漸減輕,沒有痛感的,只要持續一些時間,食欲隨即增加,血色好轉,體力可以漸漸恢復。


真正起死回生的魔杖,介紹一下馬鈴薯生汁的製作方法:


第一次準備的馬鈴薯的分量,大個的二、三個,小的三、四個。


把馬鈴薯清洗乾淨,然後去除馬鈴薯長芽部分。【注意:發芽土豆及青色塊莖肉,含龍葵堿,可使人中毒,產生嚴重的胃腸炎症狀,用時須謹防之。】


再連皮一起(不要去皮)用擦菜板擦碎,擦完後裹入乾淨紗布或孔較粗的棉質麻布內用力擠出汁來用力擠出汁來。一次可以擠出一杯大約(180-200ml)的生汁。


將這些汁每天早晚餐前30至60分鐘前空腹喝下。可能的話,在晚餐之前也喝一杯。每次做完立刻喝,而且每日持續才是最重要的。


身體衰弱的人,一次無法喝一杯的人,可以分做幾次喝完。或者不喜歡光喝馬鈴薯生汁的人,可以摻入酵素果汁約30毫升或蜂蜜,蘋果榨汁攪拌混勻時喝起來更容易。


     注意:生汁擠出後要立刻喝完,而且每天堅持。連服兩周,治療見效。見效後繼續持續服用。


但是富澤師嚴厲地告訴患者,不可以把馬鈴薯生汁當作藥物來看。他說:只喝馬鈴薯生汁但是依然不改變過去縱欲生活的人,可以說就是把馬鈴薯視同藥罐子,當自己已經生病了,但自己卻不節制不養生,只是吃藥就想輕易治好疾病。


我們生病都是事出有因。例如暴飲暴食、喜歡美食、漫無節制的熬夜,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只要把過去的生活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即可,此時的馬鈴薯生汁,才算是真正的起死回生之仙杖。馬鈴薯在歐洲被稱做“大地的蘋果”,顯然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食品。尤其含有非常豐富的維他命C和鈣,在德國則自古以來即有喝馬鈴薯擦碎汁治療胃潰瘍和便秘的方法。


另外,馬鈴薯生汁具有抑制致癌的作用,在科學上也慢慢地獲得證明。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維他命B、鐵、磷和鈣。這些維他命或礦物質一旦被體內吸收,血管中的血液就可以暢通無阻。因此,只要持續喝馬鈴薯生汁的話就可以使血壓維持穩定。


馬鈴薯含的鉀能幫助體內的鈉排出體外,有利於高血壓和腎炎患者的康復。馬鈴薯還有減肥、和中養胃、健脾利濕,消炎解毒的功效。另外,馬鈴薯生汁還對花粉症、濕疹、便秘有顯著效果。重症肝病喝馬鈴薯生汁之後迅速恢復,嚴重的便秘治好了。喝馬鈴薯生汁使尿蛋白完全消失了。馬鈴薯生汁可以增強全身體力。喝馬鈴薯生汁使胸痛消失不藥而愈。


另外,肩膀僵硬和酸痛的情形已經不再犯了。狹心症的起因是,心臟內的血液無法通暢所引起的疾病。血液流動若順暢無阻,當然心臟也可以正常地運作。


另外,肩膀酸痛多半是因為高血壓或狹心症影響所致。喝馬鈴薯生汁使失聲的喉嚨又可發聲。


請大家相互轉告,也許你舉手之勞就可以解除一個人的病痛、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功德無量。


    (本文由巴西海息飞金先生推荐,在此致谢!)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擁抱天空下的星子@嚴長壽


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第十一章:擁抱天空下的星子


 






生命中隨時都有讓人感動掉淚的事,他們像是上天一不小心失手墜下的星子。

有時我會覺得為什麼不多做一點?多付出一點?

也許你伸出一隻手,也許只是輕輕一扶,重新讓他們站上天空,這根本不是了不起的事,但你卻得到了整片星空。

1.一封來自母親的信

二○○七年五月二日 晚上,我在台中有個約會。約會是很早就定下的,與業務無關,我要和兩位素昧平生的母親一起吃晚餐。

去年我收到了一封信,信中附了一本我的書,寫信人希望我能幫她在書上簽名,並且寫幾句鼓勵的話,因為她要把這本書送給另一個人。

我被她的信吸引住了。她說她是一位三十幾歲的媽媽,平常工作時間較忙,就把女兒送到安親 班給 老師帶。安親班裡有個五十幾歲的女老師,是一個有教育熱忱又很有愛心的人,老師非常疼愛她的女兒,就像親孫女一樣照顧,讓她感到很放心、很安慰。

有一天這位老師請假沒上課,後來輾轉得知她得了腦瘤,這位三十幾歲的媽媽就馬上去安慰她。

人生的道路上有千百個轉折,兩個非親非故的人,竟然在不同的轉折點上,找到了生命的共鳴。

那一天,她們聊到抱頭痛哭。有感於這位老師為自己女兒的付出,這位媽媽就對老師說:

「以前你照顧我的女兒,現在請你把我當作你的女兒,換我來照顧你。」這位曾經在榮總工作過的媽媽,於是每回陪著生病的老師去醫院看病。

接下來的日子,這對忘年之交就像親人一樣,互相扶持,互相照顧。後來有一次閒聊到閱讀,才知道她們還有一個共通點,她們都是我的忠實讀者。

這位媽媽心中就有了一個主意,她想給這位老師一個意外驚喜,送她一本我的簽名書,讓她在病中得到安慰與鼓勵,於是就寫了這封信給我。

看完這位母親的信,我的心馬上熱起來,我感動於這樣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慈悲,老師愛護學生如同孫女、媽媽照護老師如同母親,我們的社會缺少的不就是這種互相親密、互相扶持的力量?於是我不但寄回我的簽名書,我自己也想給這位安親 班的 老師意外驚喜和鼓勵。

我回信告訴這位母親,我說我覺得單單一本書好像是不夠的,能不能讓我也來加入驚喜行列,由我作東,請你們一起到台中亞緻酒店住宿一晚,當晚我也會出現,然後我們一起有個晚餐約會。

這位母親立刻又回信給我,她說她從來沒想到只是因為一封信,我竟然就給她這麼大的驚喜與力量。其實我想告訴這位母親,她才是了不起的。我不過是花一天晚上的時間陪她們,而她付出的豈只時間而已。

後來因為老師治療腫瘤必須開刀並接受化療,我們好不容易才敲定了時間。見面的那天,我依約驅車前往台中。我的心裡其實帶著一個小小的黑影。那是剛剛得到消息,因為我反對興建蘇花高的態度,隔日將有立委帶著花蓮的鄉親北上到亞都飯店來舉牌抗議。

會發生什麼事情?會比舉牌更激烈嗎?我不知道。直覺告訴我,這樣一個約會,我不能缺席,即使隔天有許多紛擾的事等待著我去面對,
但是有什麼比這件事更重要的呢?

我跟這兩位母親見面,表面上像是我在鼓勵她們,可是我心裡很清楚,被鼓勵的人是我,她們跟我分享她們的心情,分享她們那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信賴,這些豐厚的情感,她們毫不吝嗇的給予我,讓我感動。

她們幫助了我,讓我看到人心之間真誠對人的一面,也讓我覺得我的生命更有意義,當我還有一些殘餘的價值可以付出的時候,就應該堅持去做對的事。

我看著她們的笑容,即使知道隔天我會看到為了蘇花高、某些不同立場人物的表達,但她們的笑,讓我覺得世界還沒那麼悲觀,即使是面對與自己看法不同的人,也還值得多付出一些寬容與體諒。

2.丈夫的眼淚

九二一大地震過後,我到災區去做了幾次演講,除了談到如何重新包裝南投,振興當地的觀光產業外。最重要的是,我覺得發生這樣的災難,人們最需要的是關懷,所以我想去跟災民們站在一起,鼓舞他們。 演講之後,有一位災區母親寫信給我,她說因為聽了我的演講,所以想看我的書,她去書店找到了,但站在那裡卻猶豫了。

一隻手捧著書看,一隻手在口袋中掙扎著,那裡是一家人的生活費,買書是多麼奢侈的浪費。一次一次她走進書店,站著閱讀,然後離開,最後才靠著每日省下的一點點菜錢,終於買了書。

(很久以後,新聞報導某家百貨公司門前,有一群為了搶買名牌包包的民眾竟然打架、踐踏,甚至送醫。我突然想起在台灣地理中心曾經有一位母親,面對著殘破家園,她在生活糧食與精神糧食之間,躊躇又徘徊的身影……)

她寫給我的信,字跡清秀,工工整整,足足有六七頁長,說著她自己的故事。她說她先生是農專畢業的,她自己則是高中畢業,還有一雙兒女,一起經營家裡留下來的茶園,生活恬淡平實,不忮不求,她以為,生命應該會這樣好好的走下去。沒想到夜裡的一場天搖地動,震碎了一切。

她的房子全垮了,茶園灌溉用的水塔也倒了,更不堪的是整片茶園橫切裂開來一個地縫,一切都完了。什麼都沒有了。

不得已,他們只好到臨時搭建的組合屋住了半年。之後,政府撥放補助,於是他們想回到原來的地方從頭做起,重新再來。但當時補助錢不多,他們必須貸款,再跟朋友借了一些錢,才把房子蓋起來。原本在餐旅學校讀書的女兒,很懂事,因為經濟因素休學,到溪頭的米堤飯店打工,多少補貼一些家用。

心傷仍在,但他們很努力的一點一點縫合。正當一切似乎都有了新的希望,沒想到地震的餘悸猶存,颱風又來了。

二○○一年的桃芝颱風,從花蓮秀姑巒溪登陸,橫掃花蓮後,越過中央山脈,一路撲向南投。連續六個小時的豪大雨,引發嚴重的土石
流,瞬間吞沒了屋瓦房舍、農田林地,帶走兩百多條人命。

又是一夕之間,女兒打工的米堤飯店被巨大的土石流淹沒,接著他們重新蓋好的家又垮了。重建家園的夢又破了、碎了。什麼又都沒了,還留下債務。

那天清晨,她看見她先生站在已經傾倒的家的後院。一個大男人眼淚一直掉一直掉,然後自己擦眼淚,手一擦,眼淚又掉了更多……。

她在信中說,作為他的妻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她說:「總裁,可不可以請你幫我寫封信給我先生,給他一些鼓勵。」

這封信看得我熱淚盈眶,立刻就寫了回信。我跟她的先生說:

「你或許是一個非常不幸的人,失去了家,失去了事業,失去了許多有形的財產,但是我卻也看到了你擁有許多有錢有勢的人都得不到的富有。你擁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女兒,願意為了家庭放棄學業;你更有一位這麼體貼的妻子,她如此關心你的感覺,深怕你無力振作,希望我來鼓勵你,希望帶給你希望與力量。」

面對命運那樣無情摧殘的這對夫婦,我的信多麼卑微。
我們落榜、我們失戀,我們被上司構陷、被同儕排擠,我們志不得伸、我們一分努力得不到一分收穫,我們頹廢了、就要放棄了。

但是我們不曾想過,有一家人被命運的手操弄著,在黑暗中連續兩次把根都拔除,那樣的挫折如何承受?就連對他們敞開心肺大喊一聲加
油,都會被淹沒在滾滾的巨流中。

盡我的力量有時間便寫信,看到國外好的茶葉產品就寄給他們參考。我沒有想像到的是,幾年的光陰過去,這家人展現了驚人的韌性,他們不但又一次重建了家園,也重建了茶園。在裂縫的土地上,長出了向陽的新茶。

不時我會收到他們寄來新採成的茶葉,這家人正朝著精緻產品的方向努力。沏一壺茶,一心二葉在滾燙的水中緩緩舒展,我的心又一次熱了起來。他們一定不知道,他們是我心目中的天使。

3.天使小孩

關於九二一,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很多年前我因為手汗的症狀,到醫院做胸腺的開刀,一大早開刀房的門口就有很多人在等待,有些是等著開刀,有些則是一臉焦急的家屬等待自己親人開刀的結果, 那時我 太太陪著我。等我進了開刀房後,我太太看到有位母親在一旁不停地掉眼淚,看著一個年紀很小的小女孩被送進了開刀房。

我太太忍不住就去安慰那哭泣的母親,原來小朋友得到的是一種罕見疾病,一開始肌肉無力、肌腱的反射緩慢,最後肌肉一點一點的消失,直到骨化。

等到我從開刀房被推出來到病房,全身麻醉漸漸退去,呼吸時傷口還非常疼痛,我太太就急著告訴我,剛才在開刀房外遇見的事。

她說:「等你稍微好一點,我們一定得去探視隔壁病房的母親和小女孩,看看能否幫上什麼忙。」

隔天,我可以下床了,就忍著痛,跟她一起去探視。我看著那鎮日守著孩子的母親,擔憂疲累全都寫在臉上。我想既然是這麼罕見的病,除了已經有的治療,也許可以嘗試多方諮詢第二個意見的診治,而且她們家不在台北,車程奔波格外辛苦,就提出建議,安排她們住到亞都飯店,並請託我熟識的醫師幫忙做了深入的檢視。

這樣在幾位不同醫師的聯手下做了幾次醫療,雖然沒有使小妹妹的肌肉完全恢復。但幸運的沒再惡化,她們也就回去了埔里的家,之後很久沒有聯絡。

然後九二一地震發生了,地震那天晚上,我心裡頭立刻想起了在震央的她們,我試著打電話到她們家,但已經沒有人接電話,我只能暗自祈禱希望她們母女平安無事。地震後大家忙著救災,九二一不是中部人的事,這塊土地上的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那時台中永豐棧麗緻酒店的蘇國垚總經理跟我聯繫,他說災區缺乏食物,於是我就快速集合了台北的旅館業,把所有的救災物資集合到濱江公園,叫了好幾輛卡車,火速運到中部,然後由蘇總押車,深入災區發送。

當飯店同仁在那邊照料災民用餐,其中有位災民看到蘇總,就問他:

「你是亞都飯店的人嗎?」

蘇總說:「是啊是啊……。」

那個人黯然的說:「我認識嚴總裁,你可不可以幫我告訴總裁,我的小朋友在地震時被壓死了……。」

我接到消息,一時之間無法言語。我想到人生的無常,生命真的是太脆弱了,好不容易逃過病痛,卻躲不掉天災。這小女孩讓我久久無法忘懷!等到又過了一些日子,有一次我到台中的大學演講,演講結束,正在幫同學們簽名的時候,突然其中有位女同學拿了一封厚厚的信交給我。她很客氣地說:「嚴總裁這個請你等一下看。」當時還有學生在排隊,我也沒多想,就將信收到口袋裡。

等我上了車離開學校,猛然想起這封信,連忙翻出來閱讀,原來交給我這封信的女孩竟然是那個小妹妹的姐姐。

她說:「嚴總裁,我妹妹已經變成天使了,但是我很想告訴你我們從來沒機會說的話,我媽媽跟我的家人都非常感謝你,感謝你對我們的關懷……。」

我的眼眶紅了!我自認為什麼都沒做。

生命中隨時都有讓人感動掉淚的事,有時我會覺得為什麼我們不多做一點、多付出一點?當你看到因為你伸出的一隻手,也許根本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可是你所得到的竟然這麼多,你自己是最大的受惠者。

這並不是說因為你得到別人的感謝而覺得受惠,而是在同為人類的處境,我們必須共同創造人性美好互動的可能,我們同情、我們慈悲,當我們肯繼續對人付出關懷,這種美好就會存在,如此我們的社會就永遠會有希望,會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