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夜咳或咳不停的藥方- 梁明珠家庭保母- Yahoo!奇摩部落格
不過最有效的是中藥
金桔 麥門冬 陳皮[乾的] 竹蘆[圓圓的] --
(恩媽去買的中藥店說是竹如(茹) 這一帖抓藥是35元)
加5碗水煮
滾燙後 小火煮30分
溫溫的喝 喝起來就像淡淡的梅子汁 -
我通常煮好一些放到保溫瓶
隔天小孩帶去幼稚園喝
溫度剛好不會很燙
剩下就讓小孩當茶喝
全家試過非常有效 茄定的一位中醫師的配方
隨便中藥房都買得到
痰很多時 滾燙後要加 一小茶匙的粉[竹子剖開時裡面白白的膜磨成的粉
忘了叫什麼名字
這種粉很冷身[台語發音] 專門清感冒淤積很久的痰
很難買得到很少
今天去問老闆藥量是
竹蘆 陳皮各5錢
金桔 麥門冬各1兩
金桔是沾糖粉的金桔干
不是新鮮的金桔
千萬不要用新鮮整顆金桔煮會很苦
1歲小孩建議拍痰最有效 不要喝
===============================================
老闆說
竹茹是前期
蘆竹根是中期
玉竹是後期保養
=========================================
兒子這2天也在咳嗽,剛去中藥房買了2帖,1帖50元,老闆說這是大人吃的量,小朋友只要吃1/5的量就可以了,所以我多加了點水,打算分4次讓他喝。
感謝版媽的提供。
===============================================
| 595 |

我看完這個藥方,我也出門買哦!回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藥店的老板也是說那個竹蘆的字應該是寫錯,應該是竹茹。還有那個圓圓的竹茹一錢的話稱起來只有一個半,版媽是寫1錢,可又說5個,后來我擇其中買三個。原本在藥店有看到整包的金桔,想說買整包的就好,后來一問才知道那版媽說的沾糖粉的金桔干與那整包的是不一樣哦。所以就叫老板幫我配就好了。
總共買的藥量如下:竹茹3個(圓圓的)
陳皮5錢(有點黑黑細細長長的)
金桔1兩(有四塊)
麥門冬1兩(細細長長的)
一貼總共價格是40元.我有拍了一張照片,要參考的朋友可以進入看看哦!http://www.babyhome.com.tw/album.php?op=album3&mid=123686&folderid=1206774&page=2
謝謝版媽提供哦,感恩呀!我煮好了,剛試喝一下,感覺還不錯喝哦!
==========================================
作者:妹妹的媽
時間:2007-10-30 03:15
之前討論的時候~我有整理過資料~
現在看到後續的媽咪們又有疑問~
我再貼一次之前整理的資料喔~!!有需要的媽咪請參考
===============================
夜咳 或咳不停的藥方---【感謝**星和堯的媽**分享】
1.竹蘆----5錢
2.陳皮----5錢
3.金桔----1兩
4.麥門冬--1兩
====================
以上【四樣藥材+五碗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
煮起來酸酸甜甜的~不會很苦~!!
請【溫熱喝】~
可以煮好後過濾放在保溫瓶內~煮完藥材不要浸泡著,不然會變苦的>.<
若怕小孩不愛喝~可以加些許的冰糖或是仙楂(調味用,非藥引)
以下價位是眾BBH媽咪們買到的平均價位!!
1帖不超過15-35元(不含金桔干)
1帖不高過30-50元("含"金桔干)
建議可以先買2-3帖試試看,若有效請分享給其他有需要的人~會有福報的喔^.^
標準的藥材圖解:
A..使用"竹蘆(蘆竹根)"---轉貼於"可可"家
B..使用"竹茹"---轉貼於"禕心禕意"家
藥方:
1..竹蘆-5錢
===>竹蘆(像空心的竹子晒乾切成小段)
===>竹茹(像球一樣一顆一顆的)
中藥行的老闆說~兩種都是退火的:
a.球型的(竹茹)是有痰用的,較冷,而且是對付黃痰比較用(台語),有些人喝了反而比較咳。
b.管狀的(竹蘆)是乾咳或是白痰適用,如果是平時保養的話用管子的會比較好。
咳嗽:
依個人體質而有分冷咳跟熱咳,所以請媽咪們慎選~~
或者喝了一兩帖沒用可以換另一種試試。(竹茹<==>竹蘆)
2..陳皮-----5錢
===>黑黑一小段一小段
3..金桔干---1兩
===> 金桔干是"沾有糖粉"的金桔干
不是新鮮的金桔喔~!!用新鮮的金桔煮會很苦喔!
也不是用"金棗"冒充的金桔干喔~!!
PS~小秘方→
金桔切很碎,加一顆蛋去煎成金桔蛋,也可以治感冒咳嗽,用苦茶油煎更好喔!
金桔干比較難買到,購買地點建議如下:~~(價位25-90元都有)
A.菜市場的雜糧攤販,金桔餅或桔拉(台語)
B.蜜餞店
C.新東陽(30/包)
D.老式的柑仔店(25/包)
4..麥門冬---1兩
===白白短短的~
感謝眾多位媽咪的分享經驗~~^.^~~~~
也可以到我家日記去看我整理的內容!!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48603,cid113702730.htm
=========================================================
作者:葉子
時間:2008-11-18 10:41
好不容易看完文章,
藥方一開始,版主就有做很明確說明了,
我整理以下的疑惑點,供大家參考,有學中醫的人敬請指教:
1.關於竹蘆/蘆竹的定義,查中醫典籍,僅有“蘆根”。見其狀,應是所謂的竹蘆。
功用:消熱生津,清胃止嘔。甘益胃,寒降火。
主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癰;配魚腥草、川貝療效更佳;並解河豚魚毒。
本草備藥註:治嘔噦反胃,胃熱火升,則嘔逆,食不下。(金匱方)蘆根煎服。消渴客熱,傷寒內熱,止小便數。肺為水之上源,脾氣散精上歸於肺,始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腎為水臟,而主二便,三經有熱,則小便數,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蘆中空,故入心肺,清上焦熱,熱解則肺之氣化行,而小便復其常道矣。能解魚、蟹、河豚毒。 2.竹茹:
功用:清涼解熱,鎮咳化痰,止吐安胎。
主治:發熱,嘔吐,崩漏,胎動,尿血,小兒驚癇。
本藥備藥註:瀉上焦煩熱、涼血。甘而微寒。開胃土之鬱,清肺金之燥,涼血除熱。
治上焦煩熱,皮入肺,主上焦。溫膽湯用之。溫氣寒熱,膈噎嘔宛。胃熱。吐血衄血,清肺涼胃,齒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驚癇,散肝火。崩中胎動。涼胎氣。
(所以加這味的話,孕婦可以吃是沒問題的)
(竹茹、貝母、彭大海,都是化熱痰的。所以如果是寒痰,有些人吃了沒用。)
(如果是寒痰,可用半夏配伍陳皮,不過孕婦忌用)
p.s.寒痰與熱痰的區分:
寒痰
(1)寒痰表現為:【咳嗽】。 痰色【白而清稀】。 舌苔【白潤】。脈象多帶【弦】。 還可同時出現【形寒】、【肢冷】等症。
(2)寒痰也多見于【慢性呼吸道炎】症。
熱痰
(1)熱痰表現為:【咳嗽氣急】。 痰【黃而稠】。 或痰【色雖白】,而【膠黏難出】。 還可時出現【全身發熱】。【口乾】。【胸痛】。 舌【紅】、苔【黃】。 脈【滑數】等熱象。
(2)多見于各種【急性呼吸道炎】症。或【慢性呼吸道炎症,急性發作】。
(3)在內傷雜病中:
a.如見有熱痰症狀,反復發作。 多屬于痰熱不清,內蘊化火,稱為『痰火』。
b.熱痰,而痰量極少,膠黏難出,咽喉唇舌乾燥,痰中或帶血絲。稱為『燥痰』。
c.『痰火』與『燥痰』,其上均屬于『熱痰』。
基本上,稠濁,是熱痰屬心。沫清,是寒痰屬腎。少而粘連,咯不易出,是燥痰屬肺。多而易出,是濕痰屬脾。搐搦眩暈,是風痰屬肝。
對於冷咳、熱咳、跟痰的判斷,還可參考以下:
http://www.drchen.com.tw/beautyhealth/a063.htm
3.陳皮有導滯消痰作用,能燥、能宣、有補、有瀉、可升、可降,看怎麼配伍。陳皮多服久服皆損元氣。)
4.另外,有媽咪分享到用玉竹,也將玉竹的資料提供大家參考:
玉竹(又名女萎/ 萎蕤)
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皮干,好顏色,潤澤,清深,不老。生山谷。
有滋陰、潤燥的功能。用於肺燥咳嗽、低熱不退、乾咳無痰、胃熱熾盛、盜汗、消渴很有幫助。
脾虛有痰者忌服。
5.版媽有提到竹子中心更寒冷的那部分,我懷疑叫做竹瀝(不確定,還望請指教)。
本草備藥記載:
瀉火、滑痰、潤燥
甘寒而滑。消風降火,潤燥行痰,養血益陰,竹之有瀝,猶人之有血也,故能補陰清火。利竅明目。
治中風口噤,痰迷大熱,風痙癲狂,煩悶 產乳方,妊娠苦煩,名子煩。竹瀝不限多少,細服。(梅師)加茯苓煎。消渴,血虛自汗。
然寒胃滑腸,有寒溼者勿服。(經疏云)中風要藥。凡中風未有不因陰虛火旺,痰熱壅結所致,如果外來風邪,安得復用此寒滑之藥治之哉?(丹溪曰)痰在經絡四肢,皮裏膜外者,非此不能達行。(又曰)味甘性緩,能除陰虛之有大熱者,寒而能補,胎後不礙虛,胎前不損子,世人因本草大寒二字,棄而不用,然人食筍,至老未有因寒而疾者,瀝即筍之液也。又假火而成,何寒如此之甚耶?(治法云)竹瀝和米煮粥,能治反胃。
竹類甚多,淡竹肉薄,節間有粉,多汁而甘最良。菫竹堅而節促,皮白如霜。苦竹本粗葉大,筍味苦,入藥惟此三種,功用略同。薑汁為使。薑能除痰,且濟其寒。
希望以上說明,可以讓大家了解它的原理。
(原作者於 2008-11-18 10:43:54 重新編輯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