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品格閱讀,好書一百】第六單元:公民責任


作者:張淑瓊(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公民責任」這項品格的目標是:如何成為一個好公民。這一項品格指的公民並不侷限在小的地域範圍,而要延展為世界公民的概念。因為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這已經是個真實天涯若比鄰的時代了,但不管如何,世界公民的實踐,需要先從最小範圍的周邊開始。從每一個人思考如何用自身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好開始。

做一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
 如何盡自己的一份力,讓小至學校、社區,大至世界都能變得更好呢?這個自己的力量到底是什麼呢?也許就像《花婆婆》這本感動許多人的圖畫書,我們也要像花婆婆一樣,在一生中不斷地思考:如何「做一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花婆婆選擇在年老的時候帶著種子四處播撒,讓自己所在的地方到了春天繁花盛開。 

 撒種子不是件難事,但一個人可以改變的不只如此,也可以像知名的美國生態學家瑞秋.卡森一樣,花了四年的時間,把她發現殺蟲劑造成的環境改變,寫成了一本書,讓更多人正視這個嚴重的問題。在《瑞秋.卡森的故事》裡,我們可以讀到這位熱愛大自然的女孩如何冷靜地面對攻擊,為了盡自己的全力做點什麼。

  如果我們帶著孩子仔細地觀看生活周邊的事物,其實是很容易找到一些他們可以投入改變的事情,像是發生在學校場景中的《不是我的錯》,書裡被欺負的小男孩在掩面哭泣的時候,他的同學們一個個發言表明「不是我的錯」,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這些說法和理由,找到一些可以改變的機會。

 另外,雖然看來搞笑又誇張,《怕浪費的奶奶》可是一本提醒我們要珍惜事物別浪費的好書,讀完書後和孩子一起回頭檢查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習慣或行為,會讓怕浪費的奶奶不斷搖頭,也因此可以不花掉或是浪費環境太多資源。

 如果你問,「小孩子有沒有機會參與社區服務,甚至改變社區的樣貌呢?」委內瑞拉有一群小孩一定會大聲地說,「當然有!」因為住的地方房子愈蓋愈多,孩子們都找不到地方可以活動,於是他們很認真地想辦法向市長陳情,希望能有一座遊戲場。他們的熱情讓本來很忙碌的大人也開始一起參與。《街道是大家的》這本圖畫書裡的孩子不只是抱怨而已,還站起來用行動解決問題。

 社區的改變需要參與,環境的保護也需要我們參與。像《艾莉絲的樹》裡,因為有人一個不經心的錯誤行動,讓一棵老橡樹中毒枯死。艾莉絲從小愛這棵老橡樹,她原先以為樹會一直在那裡,就像天空和草原一樣。當她和家人發現有人在土地上倒了有毒的東西害死了樹,真的非常難過。也許那個人不是故意的,但是我們需要避免自己成為因為無知而犯錯的「那個人」,同時要像艾莉絲一樣,雖然救不回老樹,但她種下了新的種子,並且懷著希望等候新的橡樹長出來。

延續美的效應
 你知道一個漂洋過海的小小包裹可以奇妙地改變好多事嗎?《凱琪的包裹》描述了二次世界大戰戰後,住在荷蘭的凱琪收到一個包裹,在物資最缺乏的時刻,這個美國小女孩蘿西寄來的禮物,開啟了兩個城鎮間一段美好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有個重要的關鍵,是因為凱琪的樂意分享。每次當她收到包裹時,她總是慷慨地分給周邊的人,聖經上說,「有給人的,就有給你的。」因為凱琪的給,帶來了許許多多人得到祝福,她自己也得了滿滿的祝福。你一定很希望能遇到像凱琪這樣慷慨的好鄰居吧!那就先讓自己成為像凱琪一樣的好鄰居!

 我知道這幾年確實有好多人效法蘿西,在聖誕節的時候號召親朋好友,寄出「凱琪的包裹」給需要的孩子,一本童書引發這麼美的效應真的很厲害,希望這個效應可以一直延續,鐵定會有更美的事會發生!

 想要成為一個好公民,其實孩子的生活周邊有很多機會可以學習操練。《聰明小公民系列》就處理了五個孩子生活中會面對的議題:金錢、性別、人的差異、暴力和環境。透過故事的引導,和情境的選擇與討論,刺激孩子做出經過思考的行為。孩子的生活周邊充滿了各樣的衝突和挑戰,像這樣能夠在充分的資訊提供和討論之後,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回應或選擇,才能培養出真正優質的聰明小公民。




◎精選好書◎
01 【聰明小公民】系列/天下雜誌
02 《熱愛大自然的女孩─瑞秋.卡森的故事》/天下雜誌
03 《我做得到》/和英
04 《世界為誰存在》/和英
05 《挖土機年年作響》/和英
06 《不是我的錯》/和英
07 《請為每個孩子著想》/遠流
08 《橘色奇蹟》/遠流 
09 《天堂島》/遠流
10 《街道是大家的》/遠流
11 《不要地雷只要花》/遠流
12 《一千把大提琴的合奏》/遠流
13 《跟我一起看地球》/遠流
14 《艾莉絲的樹》/道聲
15 《讓湍河流走》/青林
16 《花婆婆》/三之三
17 《我選我自己》/三之三
18 《怕浪費奶奶》/三之三
19 《凱琪的包裹》/東方
20 《剛達爾溫柔的光》/星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