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癌症潛伏了多久?

 




1.     乳癌 : 6-8


大部分的乳癌需要6-8年才能大到足以摸的出來或在乳房攝影中發現。 因此,這些癌細胞在診斷前其實已經在身體很長的一段時間了,並在相當早的時候,它們就有能力穿過乳房進入身體的其他的部分。


所以,當有人是剛診斷出患有乳癌,我們要弄清楚的不光是它是否是癌症,而是癌細胞是否已經跑到別的地方,因為如果有,我們不但是要治療乳房,而且還要用其他的方式(如化/放療)來處理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細胞。


翻譯來源:  http://abcnews.go.com/Health/OnCallPlusScreeningAndDiagnosis/story?id=3656163


 


2.           子宮頸癌 : 10-15


一旦子宮頸細胞開始產生變化,通常需要10-15年才會發展成侵入性子宮頸癌。隨著細胞的變化,它們首先成為『前期癌』(pre-cancerous) 或子宮頸上皮內新生病灶(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如果及早發現,可以及時在細胞病變成為癌細胞前治療。 所以定期檢查非常重要。



見上圖右上方為子宮頸癌, 右下方為: 高度子宮頸病灶,


              左下方為低度子宮頸病灶, 左上方為正常子宮頸狀況


http://www.thehpvtest.com/about-hpv/cervical-cancer-faqs/?LanguageCheck=1#How-long-does-it-take-for-cervical-cancer-to-develop


 


3.     腸癌 : 5-10


腸癌不會突然發生,是一步步經年而成的。 在早期還是無害的時候,良性瘤在腸道裡生長,被稱為息肉或腺瘤。 其中有些長的像疣、有些長的像是小蘑菇。 腸息肉在中老年人還蛮普遍的。50歲以上有1/31/2的人會有腸道息肉, 但絕大多數的息肉是維持小而無害。 但有息肉些會長大,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 只有約5%腸息肉會變為癌(惡性腫瘤),這個過程可能需要510年。


即使大多數息肉是沒有危險的,但許多醫生還是會建議去除息肉防患未然,以防止息肉變成癌症。 如果息肉發展成癌症,有可能癌細胞會越來越深入到腸壁或擴散至腸道外其他的器官,如肝臟。 這些癌細胞可能還會啟動(轉移)到身體其他的部分。 


翻譯來源: http://www.gesundheitsinformation.de/index.112.en.html?bab[subpage_id]=0-0-3&sidgi=


  


4.     胰臟癌: 10-20


2010年新的研究提出,容易致命的胰腺癌需要20年才能長到大到被傳統方式診斷出來。 這是由胰臟癌症病患的腫瘤細胞的DNA測序發現的。這些患者往往有一種獨特的染色體重排或折疊。這些重排原因尚不清楚,但他們的模式似乎有所不同,研究人員也注意到從這樣的重排亦見於某些乳癌患者。


以下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發現:


1.           胰臟內一個『細胞的突變』要經過11.7年才會成長為一個 成熟的『胰臟腫瘤』(大到在掃描中看的出來)。


2.           另外,需要6.8年才會因胰臟癌而擴散至身體的其他器官。


3.           所以,胰臟癌需要大約20年才會由『細胞突變』而發展成為『胰臟癌』或『轉移至體內其他部分』。


如何餵養癌症?


1.           首先,要讓癌症腫瘤生長,你需要吃大量的糖。 含糖的液體是最好的(例如汽水及甜的飲料),但任何形式的『精製糖類』食品都行。如果想讓癌細胞不斷的分裂和生長,記得天天吃糖。


2.           接下來,你最好來個20年都長期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阻止77%的癌症(包括胰臟癌),當它與其它營養素例如硒共存時,可以阻止更多的癌症發生。


 


如何阻止癌症生成?


1.           如果您結合維生素D (曬太陽)、硒及其他抗癌營養素,例如天天喝新鮮蔬菜汁,ω- 3脂肪酸,各式各樣的新鮮水果(包括柑橘和莓果類),甚至紅葡萄酒(豐富的白藜蘆醇),您就建立了一個癌腫瘤不易生長的身體環境。


2.           還有,癌腫瘤很難在豐富的植物及健康自然的生活為基礎的環境中成長。 所以請盡量維持鹼性飲食:即豐富的蔬菜水果和各種綠色的食物,而不是酸性物質:如糖,油炸食品,肥肉和咖啡因類等食物。


3.           再加上經常運動,良好的睡眠,抒減壓力,嚴格避免化學致癌物,你就有個幾乎能阻止所有腫瘤生長的好軍隊了。


 


 請記得:


Ø          你的細胞依賴你的血液傳遞養分,如果你的血液每一天都運送的是抗癌物質,那麼『壞的細胞』將"不會被允許"複製而成為癌症腫瘤。


Ø          你吃什麼 你的血液就變成那樣。如果你吃垃圾食品,你的血液將變成垃圾血液,它會提供垃圾給你的細胞(癌細胞喜歡垃圾!)。 如果你吃健康的食物,你就擁有健康的血液,癌症的腫瘤會萎縮,會失去它要的食物供應而死亡。


 


翻譯來源:   http://www.naturalnews.com/030219_pancreatic_cancer_tumors.html


  


Freda 譯完心得



所以癌症的恐怖還包括它是個偷偷摸摸的『忍者』呢!


唉!還是很愛吃甜食,怎麼戒?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治轉移性胃癌 標靶藥物存活突破1年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8&id=11707

【中時健康 黃曼瑩、林志遠/台北報導】2010.09.23


 








治轉移性胃癌 標靶藥物存活突破1年 
  你也許常有胃痛、腸胃不適的感覺,不過卻常以消化不良的消極心態來面對,置之不理,但是有可能胃癌已經找上門而不自知。胃癌高居台灣癌症死因第五名,但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若未接受內視鏡檢查,不易早期診斷,約4成5患者發現時多已轉移,過去10多年來只能依靠化療,轉移性胃癌病患面臨存活期不超過1年的瓶頸。但研究發現,約2成轉移性胃癌病患有HER2陽性基因,可能使疾病惡化更迅速,還好目前已經有胃癌標靶治療,使得胃癌患者不再聞胃癌色變!

  一名58歲的王媽媽,年初開始有吞嚥困難的情況,只能小口小口地啜飲杯中的水,連水滑過腸胃都感到不適,原來經檢查,王媽媽已罹患轉移性胃癌,還好她始終有一顆開朗的心,與癌共存。在聽到HER2陽性基因,可能會讓轉移性胃癌惡化更快時,她呼籲癌友要保持樂觀心情之外,建議可與醫師討論是否可作HER2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陽性基因,甚至與醫師一同討論更好的治療方式,打一場保「胃」戰!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正雄醫師表示,胃癌早期症狀易與胃炎或胃潰瘍混淆,不易早期診斷,約4成5發現時已轉移。目前僅約2成的胃癌於第一期或第二期發現,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因發現較早五年存活期7至9成;若發現已是第三期,手術後五年復發率高達約40-50%,但也有4成5成病患發現時已是四期轉移。轉移性胃癌治療於過去10年來,多以化療為主,雖有搭配不同化療藥物的組合療法,但存活期普遍不超過1年。


  近年研究發現,胃癌病患也有「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情況,可能影響疾病的進展。HER2 是「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 」(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為人人都有的基因;但在部分癌症病患身上,這個基因會過度表現,造成癌細胞急速分裂增生。


  目前近2成轉移性胃癌病患為HER2陽性,可能面臨高復發、疾病惡化迅速、治療反應差的治療瓶頸。臨床研究證實,過去用在乳癌治療的標靶藥物trastuzumab,可使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存活期大幅提升35%,由11.8個月提昇至16個月,日前衛生署已核准該標靶藥物使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治療,成為10多年來胃癌治療的新契機。


  根據甫發表於刺絡針期刊的ToGA第三期臨床研究顯示,HER2陽性轉移性病患使用標靶藥物(trastuzumab)合併化療,存活期由11.8個月提升至16個月,大幅提升35%,此外由於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輕,安全性較高,對於病患的影響也較少,首度突破過去轉移性胃癌病患在單獨化療時,存活時間往往不超過1年的瓶頸。


  張正雄醫師指出,標靶治療證實可有效阻斷過度表現的HER2蛋白,對於這類型胃癌病患來說,是一項新選擇,建議轉移性胃癌病患可做HER2基因檢測,若確認是有HER2陽性基因,可配合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積極治療。


今年八月份衛生署也正式核准標靶藥物(trastuzumab)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腺癌(或胃食道接合處腺癌)之治療,患者必須為未曾接受過化學治療,而使用標靶藥物的同時必須合併口服化療藥(capecitabine)或針劑化療藥(5-FU),同時加上順鉑(cisplatin)。合併化療的部份目前已有健保給付,而標靶藥物須自費。








乳癌治療突破 抑癌基因有助預防遺傳性乳癌










乳癌治療突破 抑癌基因有助預防遺傳性乳癌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5&id=12235



【中時健康 陳怡君/台北報導】2010.11.15


 


  飲食西化、晚婚或未生育等影響,致乳癌罹患率日增,台灣每年超過七千位新生病例,有鑒於環境及遺傳因素對罹患乳癌的影響,乳癌防治基金會特別設立「乳癌傑出研究獎」,期望透過此研究領域的力求精進,為乳癌病友找到治療新契機。

  首屆「乳癌傑出研究獎」,由深耕癌症領域的中央研究院李文華院士榮獲。李文華發現「抑癌基因」對治療癌症有重大貢獻。他表示,人體內都有「抑癌基因」,而「BRCA基因」對乳癌抑制很重要,其中BRCA1、BRCA2基因影響最鉅,當上述2基因突變時,失去抑制細胞生長功能,未來罹患乳癌機率超過六成。

  對此,研發出破壞基因體藥物,或以抗黃體激素藥物來預防,這些新治療方式,可延長病友存活期、提高生活品質。而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期待這項臨床試驗能夠成功,為乳癌病人帶來新福音。

  基金會為全方面照護病友,與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洪一平教授合作,耗費兩年,投入數百萬元為病友打造全台首座媲美花博天使生活館的「舒活空間」。

  以多媒體互動遊戲、燈光及情境模擬,分散病友對疼痛的感受,讓病友術後重建不再恐懼,同時照料生理與心理。開放試用後,廣受病友好評,滿意度超過八成,基金會期許未來能將「舒活空間」推廣至全台各地,使病友都能受惠。

  今年為基金會成立第15年,張金堅表示,要對抗乳癌一定要結合各方的力量,期盼未來不再受到乳癌與他癌症的侵襲!


抗癌新藥 新機轉化療有效對抗轉移性乳癌










抗癌新藥 新機轉化療有效對抗轉移性乳癌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2&id=12121【中國時報 陳鈞凱/台北報導】2010.11.03


 







抗癌新藥 新機轉化療有效對抗轉移性乳癌 
  晚期乳癌病人最怕復發、轉移惡化卻無藥可用。一名不到五十歲的晚期乳癌病人,短短數年間,不斷復發、惡化,病情來得又急又快,整整經過七線的化療治療,幾乎用光所有藥物都不見效,最後使用全新一代的抗細小管化學治療藥物,這才穩住病情。臨床實驗顯示,新機轉化療藥物在小紅莓、紫杉醇等傳統藥物失效後接續使用,約有三至四成反應良好,成為搶救轉移性乳癌的新曙光。


  化療藥物換過一種又一種,治療依舊失敗,是目前治療晚期乳癌最大瓶頸,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璟宏指出,平均每一個病人幾乎都經過五到十線的化療,最高紀錄,他有病人前前後後就換過二十種以上藥物。


  當病人面對治療一再復發、轉移甚至惡化,常不堪漫長治療過程、副作用或喪失信心,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叫醫師跟家屬於心不忍。


  林璟宏表示,倘若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復發機率極高,尤其越晚期風險越大,以第一期乳癌為例,復發率僅約不到一成,但第二期就升高為兩成左右,第三期以後的復發機率更超過五成;很多病人往往在用遍小紅莓、紫杉醇後,仍產生抗藥性,一再復發,束手無策。


  新一代抗細小管化學治療藥物(Ixabepilone)可望克服這個瓶頸。林璟宏說,新機轉化療藥物的藥效較小紅莓、紫杉醇更強有力,在傳統化療藥物失效後,仍有三至四成的病人對治療產生反應,且對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陽性以及三陰性的乳癌病人都有效。


  林璟宏強調,特別對復發機率比較高、過去臨床治療效果也較差的三陰性乳癌病人而言,新機轉化療藥物正好解決了過去醫師苦無治療利器可用的困境。目前國外已經著手進行前線的臨床試驗,讓病人一復發就接受新藥治療。


  林璟宏建議,在治療期間就快速復發的病人,像半年內短時間復發者及使用小紅莓、紫杉醇治療失敗者,都適用新機轉化療藥物,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不過新藥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每月自費藥費約八萬元,仍是一筆不小負擔。








乳癌口服標靶 小分子結構 力克抗藥性










乳癌口服標靶 小分子結構 力克抗藥性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2010.10.28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8&id=12072


 



  一位乳癌患者使用第一線針劑標靶藥物治療七個月後,出現走路不穩、話說不清楚症狀,醫師判定為腦轉移,且針劑治療藥物已漸產生抗藥性,只能改以第二線標靶藥物治療,服用一星期後,患者不論走路或說話都回復正常。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歐陽賦表示,一旦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器產生變異,第一線標靶藥就可能出現抗藥性,近年問市的第二線口服標靶藥因分子結構小、滲透快,可透過血液傳送至各器官,甚至進入腦部,因此使用第二線標靶後,對腦轉移可獲較好的治療效果,適用範圍較第一線標靶更廣泛。


  臨床統計,25%乳癌患者HER2基因呈陽性反應,乳癌惡化與擴散速度較HER2陰性患者快,目前台灣核准的兩種乳癌標靶藥皆針對抑制HER2基因傳導生長物質為主。


  歐陽賦解釋,HER2分子位於細胞膜上,一半突出細胞外,一半存在細胞內,第一線標靶藥因分子大,無法進入細胞內,只能對細胞表面之HER2分子進行抑制,若細胞外的HER2分子產生突變或缺損則無法作用;第二線標靶藥屬小分子酵素抑制劑,能進入細胞內阻斷癌細胞訊息傳導,達到抑制效果,因此一些第一線標靶藥無效的癌症,第二線仍有相當比率可獲控制。


  通常標靶治療會先投以第一線標靶藥,當藥物無效或產生抗藥性後,才會使用第二線標靶,但臨床經驗顯示,如合併兩者藥物在後期乳癌治療,有機會比單一使用一種藥物效果更好,目前臨床試驗正在驗證這個概念於早期乳癌治療,若結果正向,未來早期治療將多一項新選擇。


  歐陽賦說,以往轉移性乳癌被認為預後較差,但隨著藥物進步,現在除第一線標靶藥外,還有第二線標靶藥,未來也可能有更新的藥品出現,如同接力賽一般,只要病患透過適當治療,乳癌也可像慢性病一樣,獲得良好控制並擁有很好的生活品質。








沒有人替你買單

 (網路文章)


有朋友從美國回來。大概有十多年,他沒有吃過正宗的家鄉菜。於是找飯店為他接風,相談甚洽,賓主盡興。但是到了結賬的時候,鬧得卻有些不愉快。他拿出了錢,非要AA制(自己付自己的)。當著他妻子和孩子的面,我感覺他是給了我一個狠狠的耳光,當然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但是一向隨和的他卻執意要如此。 


回賓館的路上,我很是不悅。他問我:「是不是覺得我AA制(自己付自己),是沒有給你面子?」因為關係實在太好,沒什麼可以隱瞞的,我點了點頭。他說:「那我講個故事給你聽。 」 


在威斯康星一所中學裡,有兩個孩子出去爬山,一個中國孩子,一個美國孩子。他們選擇的山比較危險,因為風化,時常有岩石坍塌。這兩個孩子很不幸的在要下山的時候遇到了坍塌,結果,兩個孩子分別被困在了巨大的岩石與碎石的兩邊,那個美國孩子被碎石砸傷了腿,一動就疼徹心肺,他判斷,自己是骨折了。 


天氣很快就要黑了下來,黑暗像個巨獸一樣要吞噬掉整個世界。如果到了夜裡,寒冷和饑餓,也許會讓他們眩暈,甚至奪去他們的生命。於是,那個美國孩子開始嘗試著,用手支撐著自己的身體,慢慢的向岩石堆上爬去,他受傷的腿上的血跡染紅了整個岩石。快要爬上最大的那塊岩石的時候,他的傷腿碰到了岩石的稜角,劇痛讓他無法雙手繼續用力抓住岩石,他重新掉落下來,在岩石上滾來滾去,像個皮球一樣。傷上加傷的美國孩子幾乎絕望了,躺在岩石堆里,大口大口地喘氣。但是十幾分鐘後,他因為寒冷而開始感覺到麻木的身體提醒他,必須要出去。 


這一次,這個美國孩子成功了,他爬上了岩石,但是岩石距離地面還有兩三米的高度,這個孩子的腿無法讓他平穩落地,他乾脆閉上眼,選擇了全身滾落下去。沒有人能想像,這個孩子是如何堅持爬回小鎮的。他向別人冷靜地講述了自己遇到危險的地點、時間,而且說有一個中國孩子很可能還在那裡。


經過檢查,這個美國孩子左腿脛骨骨折,在滾落岩石的時候,肋骨受到撞擊,也折斷了兩根,身上碰撞出來的傷口和瘀青不計其數。大人們把他送到了醫院,然後去救援那個中國孩子,那個中國孩子被找到的時候,寒冷和恐懼已經讓他奄奄一息,再晚來一會兒,很可能就會失去生命。 


 朋友說到這裡,我忽然發現他的孩子已經羞得滿面通紅。突然,孩子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對我說:「叔叔,那個中國孩子就是我。」


「那個美國孩子為什麼比他堅強,你知道嗎?」朋友忽然問我,我搖搖頭。


 朋友說:「其實說起來,原因簡單得讓人無法置信,只因為美國人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出去吃飯都是AA制,他們每個人都會告訴孩子一個必須AA制的理由,那就是無論什麼事情,人生裡沒有人替你買單,就算你的父母,摯愛,也不會。所以,這個美國孩子知道,要活下去必須靠自己,無論有多麼危險。而中國孩子則受到過太多的幫助,遇到危險,哪怕是不行動就會喪失生命,他也習慣性地等待著別人的救助。」 


 「沒有人替你買單」,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我忽然想回去把這個故事告訴我的孩子聽,我要告訴他,雖然有些時候,錢不是問題,幫助他也不是問題;但是,人生的未來沒有人會替他買單!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告訴更多的孩子,沒有人會替他的人生買單這個道 理。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防胃癌 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引自  2010/10/08 【撰文/張世榮】 《特別企劃》


台灣每年約有兩千五百人死於胃癌,男性是女性的兩倍,平均罹患胃癌的年紀在五十歲上下,胃癌的致病因子非常多元,如果年輕時的飲食、生活作息不正常,很可能就悄悄埋下胃癌發生種子。

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楊陽生解釋,胃癌發生原因很多,其中「飲食」被認為與胃癌有密切相關,例如常吃醃漬食品、攝取過多鹽分,都是致癌因子。

楊陽生醫師舉例,醃漬食品像是醬菜、香腸,多半會添加硝酸鹽,吃下肚容易被還原成亞硝酸鹽,引發胃部細胞的病變導致胃癌,依照流行病學的調查,食鹽量越高的國家,民眾胃癌發生率也隨之提高;而抽菸、喝酒則會提高罹癌風險。另一方面,家族遺傳、血型和性別也都跟胃癌有關,而最近醫界也提出,如果長時間、反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日後罹患胃癌的機率也會相對提高。

善待你的胃 避免癌細胞上身
要如何預防胃癌?楊陽生醫師提醒,多吃新鮮蔬果,少吃醃漬食品。另外,如果有家族史,或是出現食慾改變、黑便或是倦怠,症狀持續超過兩周以上,而且年過四十,最好做個胃鏡檢查。

「許多病患喜歡自己『當醫生』,自行買胃藥吃,以為胃不痛就沒關係!」楊陽生醫師強調,胃癌幾乎沒有症狀,或是症狀輕微到常被病患忽略,往往發現時已經是晚期,所以不要認為胃痛、不舒服過了就沒事,還是要就醫確認,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治療新進展 HER2陽性反應胃癌有藥醫
楊陽生醫師表示,早期發現、只發生在胃部表淺黏膜的胃癌,只要完全切除癌細胞,治癒率高達九成。可惜的是,國內病患被診斷出罹患胃癌,往往已經是晚期,如果癌細胞轉移,開刀對病情幾乎沒有幫助,只能藉助化療藥物提高治療後的生活品質。

楊陽生醫師說明,以往是利用鉑類藥物加上口服化療藥物截瘤達替晚期胃癌病患治療,而國外最新的大規模研究發現,胃癌跟乳癌一樣,某部分病患的HER2受體呈陽性反應,把乳癌的標靶藥物賀癌平配合化療,用於胃癌HER2陽性的病患身上,證實可以提高百分之三十五的存活率,而且過敏起疹子等副作用較輕微,等於病患多了一項治療的選擇,不過健保尚未給付,一個月的藥費大約要六萬到七萬元左右。



對抗乳癌 尋找適合自己的療法

引自 2010/11/10 【撰文/鄭釗】 《特別企劃》

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愈來愈多的女性同胞,不再以家庭為一輩子的生活重心,可是,單身、晚婚、高齡產婦卻可能成為乳癌高危險群。

根據統計,台灣每十萬名婦女中就有52.8人是乳癌患者,其中,30歲以後生第一胎的婦女,罹患乳癌機率增加,35歲才生育的女性得到乳癌的機會更是一般人的四倍。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主任俞志誠表示,愈早產子,得到乳癌的機率愈低,而產後能哺乳超過半年的婦女,更能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不過,有些婦女為了求子,進行人工受孕,進而罹患乳癌,像是藝人周丹薇,前不久就傳出罹癌消息,俞志誠指出,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的確是會造成乳癌的誘發率,另外,像是服用避孕藥超過兩年,停經期荷爾蒙的補充超過兩年,或是年輕女性使用治療青春痘的藥物,這類藥物之中都含有荷爾蒙,婦女長期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刺激,罹患乳癌的機率也就大大提高,因此,他也建議,長期使用這類藥物的婦女可採取替代方式,來減少得到乳癌的風險。

他強調,有家族病史的婦女,像是媽媽和姐妹之中有人罹患乳癌,自己罹患乳癌會是平常人的四到十倍,如果不幸檢驗出罹癌,除了乳房定期追蹤,還要每半年到一年定期追蹤卵巢、子宮內膜及大腸檢驗。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俞志誠指出,乳癌零期病患,治癒率可以到98%,第一期乳癌患者五年存活率有90%,第二期也有88%到90%,可是到第三期就降低到70%到80%。

而乳癌治療方式,早期都是手術,腫瘤一公分以上或是淋巴感染,就會採取化療,如俗稱的小紅莓或紫杉醇等。經手術、化療後,基因檢測HER2陽性且併發腋下淋巴結轉移的早期乳癌患者,目前使用的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的賀癌平及自費的新藥「AVASTIN」(癌思停)。所謂HER2陽性,是指乳癌患者受到體內癌細胞HER2基因過量表現的影響,他們的癌細胞不僅繁殖能力強,對部份化學治療藥物也容易有抗藥性,造成病患即使接受手術治療,癌細胞仍然有較高復發及轉移的機率。俞志誠說,乳癌患者大約有二到三成是HER2陽性,HER2陽性的患者使用標靶藥物賀癌平,可以有效抑制癌症復發率四到五成,在治療過程中相當有效,不過,有部份使用賀癌平患者會產生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也有少數心臟毒性的案例,仍需依照醫囑謹慎使用。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拜託請上網至 Facebook幫台中市開懷協會投一票~~~~

 


 




您的一票決定的力量!

 

拜託請上網至 Facebook幫開懷投一票~~~~

 


支持...台中市開懷協會「愛的宅急便,乳癌病友鐵馬環島圓夢」計畫


 


 



快號招你的親朋好友來上網投票吧!

如果你不會使用Facebook,

也請您的孩子一起幫忙,

您的一票可以讓 開懷的乳癌媽媽得到十萬元完成單車環島夢想!

 

*活動日期至99年11月30日晚上11:59分止,請大家用力支持吧!*

 

※步驟非常簡單,只要你有Facebook 帳號:


2.登入您的facebook帳號、密碼。

3.點選『搜尋』,輸入『台中市開懷協會』  或是 妳可試這網址  http://apps.facebook.com/power_of_love/npo?nid=50

4.進入『愛的宅急便-乳癌病友鐵馬環島圓夢』

5.按下『投他一票』即可!                

 

台中市開懷協會邀請您一起為乳癌媽媽的夢想加油!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乳癌可以治癒嗎? 談乳癌荷爾蒙治療的趨勢

飛碟早餐 廣播專訪: 乳癌可以治癒嗎? 談乳癌荷爾蒙治療的趨勢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2C53&id=11587


 


運動對抗乳癌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作者: Bill Hendrick
審閱: Laura Martin



【24drs.com】Oct. 4, 2010 –


根據一篇新研究,停經後的非裔美國女性,相較於久坐不動的同種族女性,每週有力運動至少2小時以上,可減少發生乳癌之風險達64%。
科學家檢視了居住在華盛頓特區的97名非裔美籍乳癌病患,將她們和102名同種族、未曾診斷有該病症者加以比較。研究對象完成有關運動規律的問卷。


研究者表示,相較於完全不運動的女性,過去一年內,每週致力運動至少2小時的停經後女性,發生乳癌的風險減少達64%。


即便是中度運動也可減少癌症風險


此外,相較於久坐不動的同種族女性,表示自己從事中度運動─如散步─的婦女,風險減少17%。


研究作者、Lombardi綜合癌症中心腫瘤助理教授Vanessa Sheppard博士在新聞稿中表示,我感到驚訝的是,我們在停經前婦女未發現顯著效果,但是,這可能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樣本。


Sheppard博士表示,我們從其他研究知道,維持體能活動對於非裔美籍婦女的其他疾病也有幫助,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壓。五分之四的非裔美籍婦女不是過重就是肥胖,疾病控制對她們而言更是重要。


侵犯性乳癌


Sheppard博士表示,這是重要議題,因為,當更多白人婦女診斷有乳癌時,白人和非裔美籍婦女之間的乳癌有相當重要的差異。例如,非裔美籍婦女發生停經前乳癌的風險高於白人婦女,相較之下,較多非裔美籍婦女發生最侵犯型的病況,所謂的三重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研究者表示,當他們檢視整體體能活動的效果時,每週從事有力活動至少2小時加上散步,對停經前和停經後婦女的幫助都有顯著增加。


Sheppard博士表示,我們認為我們的結果雖有希望,但仍應小心詮釋。這是一個先驅研究、需要更大型、更嚴謹的研究,以精準量化運動對於發生乳癌的效果。不過,她表示,可以做出結論的是,如果非裔美籍婦女運動,她們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


本研究發表於一個醫學研討會中,應視為初步研究結果,因為它們沒有接受「同儕回顧」,也就是在醫學期刊發表前由外部專家審查資料。


Tamoxifen在有活性BCAR4基因者效果不彰

可預測乳癌治療成功的基因-研究顯示 Tamoxifen在有活性BCAR4基因者效果不彰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作者: Nicky Broyd
審閱: Keith Barnard


【24drs.com】Oct. 12, 2010 – 科學家發現一個有助於預測乳癌病患是否對tamoxifen這個藥物有反應的基因。
這項今天發表於英國癌症期刊的研究顯示,BCAR4這個基因的活性和乳癌腫瘤是否對tamoxifen荷爾蒙治療有反應之間有關聯。這篇研究也發現,病患不論是否有使用tamoxifen,腫瘤中的BCAR4值與預後不佳有關。
【乳癌和荷爾蒙治療】
Tamoxifen是一種用於術後的荷爾蒙治療,在卅多年前即已研發,現在被廣泛用於乳癌婦女。Tamoxifen製成錠劑,在術後給予約五年,以幫助預防復發。並可避免雌激素刺激乳癌細胞生長,但是有些腫瘤後來對此治療產生阻抗性,使得藥物無效。
【乳癌中的BCAR4】
研究者探討為何會如此,他們檢視BCAR4基因是否和tamoxifen阻抗性有關。分析280名乳癌病患的資料後,研究者發現,tamoxifen對於有高度活性BCAR4基因之腫瘤的效果有限。
研究者Ton van Agthoven在新聞稿中表示,我們知道乳癌細胞有多種方式來逃避tamoxifen治療,現在,BCAR4可以作為研發新治療的有用標靶。
初步結果顯示,BCAR4只在癌細胞中有活性,在正常成人組織中則沒有。因此,對抗BCAR4的治療對病患的副作用應是有限。
探討此基因如何控制對於治療反應的研究,將有助於儘早提供病患最有效的腫瘤治療方式,增加他們的存活機會。它也可以促成發展新的乳癌藥物,針對由特定基因組成的腫瘤。
【後續研究】
英國癌症研究資深科學資訊經理Julie Sharp在新聞稿中表示,這些初步結果告訴我們更多為什麼tamoxifen對某些婦女無效的原因,我們需要更多研究探討BCAR4基因,以確定它是否可促成更佳的治療方式。
瞭解腫瘤的組成可使藥物被修飾為適合個別病患,因而得以改善癌症存活,醫師可以使用這類資訊為病患搭配最好的治療,使其獲得最大助益而避免給予可能無效的治療。 .


.


乳癌患術後攝黃豆 降復發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0/10/20 【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大陸哈爾濱醫科大學附設腫瘤醫院研究團隊日前在《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Journal)上發表研究指出,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治療後攝取較多的黃豆,腫瘤復發風險相對較低。


中國大陸哈爾濱醫科大學附設腫瘤醫院針對524名經過治療,且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攝取較多黃豆的患者復發機率相對低了12.9%攝取較多大豆,而同時搭配荷爾蒙療法,復發機率則相對低了18.7%。然而,有關補充大豆的效益仍需要更多研究進一步證實。


植物性荷爾蒙是存在植物內的自然荷爾蒙,它和人體內的女性荷爾蒙不盡然相同,但是部分有類似的功效。超過三百多種的食用植物含有植物性荷爾蒙,例如蘋果、紅蘿蔔、茶、咖啡等,其中以亞麻仁及大豆含量最豐富。它可分為兩大類如異黃酮素及木質素。


醫師指出,植物性荷爾蒙經由一般正常飲食中補充即可,例如可從豆漿、芝麻、等食物中獲得。對於一般中高齡婦女,許多因為卵巢功能萎縮,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導致身體出現一些症狀,有些婦女感到症狀嚴重,須由外界供給才能維持身體需要的血中荷爾蒙濃度,降低不適感。


針灸、耳針有助緩解胃癌不適症

資料來源:2010/10/29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針灸也能輔助緩解胃癌的相關不適症狀。中醫師郭茂川在國際腫瘤醫學論壇發表分析指出,針灸主要以陽陵泉、足三里,內關為主,搭配肺俞、膈俞,太沖,每次取2-3穴,留針20-30分鐘,可搭配中藥同時治療。
耳針方面,他表示,可選胃、交感、腹等穴點中度刺激並留針,每次選2-3穴,疼痛劇烈使用強刺激,疼痛緩解使用輕刺激,隔日1次或每日1次,適用於各期胃炎疼痛的患者。
部分胃癌與長期胃發炎有關。長期飲食不規律,加之酗酒、細菌發炎的侵襲或者服用傷胃的藥物,就會阻礙消化,產生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等胃炎症狀。胃炎過量飲酒後也可見胃黏膜充血很多患者喝酒後感到上腹脹滿,燒灼感加重,嘔酸氣頻繁,食欲減退。
.


加油!晚期乳癌病友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0/10/28


  文/常傳訓(作者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腫瘤外科主任)


 10月初時,英國一則外電新聞報導,有一位罹患晚期乳癌的媽媽寫下100個叮嚀給丈夫及兩個兒子,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活動、請丈夫每晚親吻孩子道晚安、禁止他們吸菸等,也希望孩子找到四葉的幸運草、請他們務必去自己最愛的海灘上走走。


身為治療乳癌的醫師,讀到這樣的報導感到很甜蜜,也有些傷感,甜蜜的是,感受到母親的愛與期待;感傷的是,希望可以幫助病人與乳癌奮戰,爭取時間和生機。


 乳癌腫瘤抗藥難纏


乳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癌症,早期發現,治癒率高,但每年仍約有500名的患者在發現時,已是晚期。晚期治療的主幹為化療,但成效沒有早期好,常會發現疾病控制了一陣子又惡化。


當發生這樣的情況時,醫師不免擔心是否遇到抗藥性的瓶頸。


簡單來說,抗藥性就是已經用過的化療藥物再重複使用時,癌細胞會發生突變,造成抗癌藥物無法與之結合,且一旦發生抗藥性時,癌細胞還可以把藥物從細胞內排出去,造成抗癌藥物失去抗癌的效果。


從1980年的化療藥物「小紅莓」,到90年的「紫杉醇」後,幾乎有10年時間,醫界沒有新類別的化療藥物。直到科學家在東非發現一種新的菌株,能產生具有細胞毒性的代謝物,稱為Epothilone(伊波希隆),目前有多種屬於這一類的化療藥物在研發,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其中一種上市,台灣也在2009年底引進。


根據試驗,有超過3成的晚期乳癌患者,在產生抗藥性後,對於此類的新藥有反應。


晚期的乳癌治療雖然無法根治癌症,但希望讓患者透過治療而擁有生活品質、延長無疾病的存活期,尤其當疾病獲得控制時,可以緩解因腫瘤產生的喘、壓迫、痛、積水等不適症狀。許多晚期的患者仍然可以出外走走,享受生活。


因此鼓勵晚期乳癌的患者,除了留給所愛的人一些叮嚀之外,也別忘了留給自己治療的機會。


.


轉讓速養療 Sympt-x Glutamine




================================



6/25    已無貨 請另找通路  祝早日康復



=================================

100/4/8  美國帶回幾瓶  需要的


請以「悄悄話」留言 並 留 手機及email 以便連絡



速養療Baxter Sympt-x Glutamine" Regular Formula  480g/瓶


從美國自原廠購回幾瓶  原是要給友人母親及自己親人使用


只是醫生說  Glutamine 不是必需氨基酸  若非化療所致口腔黏膜破  不需使用


轉讓給有需要的人


只有現貨提供  無法接受代購預訂


 最好可以台中自取


請大家發揮同理心  給有需要的人  不要再轉售  謝謝


沒有購買證明  謝謝


 


12/13   親人不需化療  原保留兩瓶   


               轉讓給急需試用的人 



100/4/8  美國帶回幾瓶  需要的請悄悄話留言  並留  email 及 聯絡電話









速養療(Sympt-X Glutamine)是商品名,它的主成分是左旋麩醯胺(L-Glutamine)。它是胺基酸的一種,是人體含量最豐富的胺基酸,它能提供能量給人體肌肉、腸道及免疫系統使用,也能促進腸道、口腔黏膜的增生,以及腸道絨毛的生長。由於它能幫助維持腸道黏膜的完整性,故能讓人體保有正常完整的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因而改善病人營養吸收不良而導致的體重減輕、免疫力下降等現象。

由於速養療對於黏膜組織的修護很有幫助,故許多人會建議在放、化療的前後適量補充。因為當癌症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時,容易產生一些嚴重的副作用,如嘔吐、口腔潰瘍、腹瀉和末稍肢體感覺異常(手、腳麻木 )等。其中的腸道黏膜缺損時就會產生腹瀉現象,口腔黏膜缺損則會出現口腔潰瘍

因為癌症患者在接受化學或放射治療、敗血症或外傷時,體內麩醯胺酸的需要量會提高故會特別容易缺乏,此時額外補充將會減輕治療的不適感。再次強調服用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不是用來治療癌症病情,也無法補充喪失的營養,更無法提升白血球,只能減輕腸道或口腔黏膜受到損害之疑慮,緩和癌症患者因接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同時提昇病患的生活品質,帶給患者正常的生活動力,間接幫助病患安然度過癌症治療期。

正常人可自行透過蛋白質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得到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故不需額外補充


也不是每個做化療的病人都會有口腔潰瘍、腸道黏膜受損而拉肚子,如果真的擔心會有上述副作用是可以適量補充,一天劑量大約30公克即可,多食無益


所以若是療程結束、恢復正常飲食後,就不需要再食用了。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婆婆和媽媽的差別

婆婆和媽媽的差別


頂媽媽的嘴,媽媽一下子就忘了;頂婆婆的嘴,一輩子牢記在心


媽媽切水果給妳吃,是順其自然.;妳切水果給婆婆吃,是理所當然。


肚子餓了想吃飯,媽媽煮給妳吃,很自然;但若是婆婆煮給妳吃,很不自在!


吃飯時間,忘了叫媽媽吃飯,沒甚事;忘了叫婆婆吃飯,很沒禮貌


媽媽在忙,妳沒幫忙,沒怎樣;婆婆在忙,妳沒幫忙是皮在癢。


在媽媽家,出門辦事,不必趕回家,回來等吃飯;在婆家,出門辦事,要趕回來煮飯。


媽媽訓話,左耳進右耳出,可以賴皮;但婆婆訓話,心理不以為然,也要回答是、是、是!


出外旅遊沒帶媽媽,沒人說妳不孝;但若沒帶婆婆,可有人說妳不孝了。


可以在媽媽面前說妳先生的不是,但千萬別在妳婆婆面前抱怨先生的不對唷!


在媽媽面前,偷懶心安理得;在婆婆面前,這個『懶』字說不得,更別說付諸行動。


在家,有好吃好喝的,媽媽捨不得吃,留給妳;但在婆家,是妳要留給別人(順序是:公婆,老公,孩子,有剩才輪到妳 )!


妳的悲,妳的喜,媽媽很在乎;但婆婆這個就很難評估


在媽媽面前跺腳,是撒嬌;在婆婆面前跺腳,是大逆不道。


媽媽在意妳身上錢夠不夠用,會不會無法過日子;但婆婆卻在乎妳工作賺的錢有無用在婆家、會不會亂花或會拿回去娘家!


媽媽會留意妳現在變胖變瘦;婆婆卻會注意妳現在家事有沒有在做!


媽媽會很高興,女婿很聽女兒的話;婆婆卻很生氣,兒子居然疼老婆到去做妻奴!


 


結論:只能這樣說了:感恩媽媽的包容,感激婆婆的磨練!


資料來源:網路